

中华简史1511
文 箫声
在"夺门之变"中,明英宗依仗石亨、曹吉祥等一帮小人的拥戴,离开了幽居7年的"南宫",重新当了皇帝。
传人拟诏,复王振官位
复位之后,他对迎复有功者滥加封赏,杀害了于谦等正直大臣。待这一切都乱哄哄地过去之后,英宗心下稍安,因为这皇帝的宝座算是坐稳了。
春阴如晦,宫柳轻拂,英宗斜倚在御榻之上,脸色如同阴云一般黯然。宫女和太监们都明白:皇上又在思念王振了。
脸色如同阴云一般黯然
有个叫刘恒的宦官,见英宗想念王振想得如此之苦,便走上前去,膝行几步,来到英宗身边,露出一脸媚相,尖着公鸭嗓子说道:"皇上,依奴婢看来,王太监其实是极忠心于皇上的,土木堡一役战败,并非全是王太监的过错。那帮廷臣将他灭了族,抄了家,实在没有道理。现在应该给王太监恢复名位,依礼安葬。"
英宗听罢,愁云顿扫,夸奖了刘恒几句,立即传人拟诏,复王振官位。
待要给他营造墓穴之时,又犯了难。因为王振被杀死之后,在土木堡的乱军之中,早已被踏成了肉泥,到哪里去寻他的尸骨呢?
有人建议用香木雕刻成王振模样,招魂安葬。
仓促之间,那木像雕得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。在一班和尚唱歌一样的招魂声中,把木像装入考究的棺木,埋进墓穴之中。然后英宗亲自来到智化寺祭祀这个做尽坏事的阉竖,还给王振祠堂题了个"精忠"的门额。
曹石二人不时联合起来
那在夺门之变中立了功的宦官曹吉祥,本是王振门下死党,现在更受英宗宠信,让他掌管司礼监,总督三大营,嗣子曹钦封为昭武伯,几个侄子也都升官当了都督。
有曹吉祥常在面前走动,英宗觉得对王振的思念之苦减弱了不少。
曹吉祥春风得意,大弄权柄,然而一想起与自己同时立功的石亨,心中便忍不住升起一股妒火。
石亨在南宫复辟之后被封为忠国公,亲朋故旧有四千多人借此得官,朝中许多重要官职都换上了石亨死党,大权皆落入石亨手中。
曹吉祥常在英宗面前说些石亨的坏话;石亨得到机会也要揭一揭曹吉祥的短。然而,为了共同的利益,曹石二人则不时联合起来,在英宗面前共进谗言,屡屡兴起大狱。
在英宗面前共进谗言
谗杀于谦之后,又构陷了耿九畴、岳正等人,将两京大臣中较为正直的,几乎斥逐殆尽。当初那个曾与他们狼狐为奸的徐有贞,也被排挤下狱,发配边疆。
一座辉煌壮丽的府第
英宗对石亨的"迎复"大功极为感念,对他封官晋爵之后,又令工部为他营造住宅。
一天,英宗登上翔凤楼,往京城中望去,只见一座辉煌壮丽的府第,如鹤立鸡群一般耸立在巷陌之间。
一座辉煌壮丽的府第
建造如此奢华的建筑,超越了一般王府,照规矩是不允许的。英宗转过脸来,向身旁侍立的恭顺侯吴瑾和抚宁侯朱永问道:"那是谁家住的地方?"
朱永赶紧低下头说"不知道"。吴瑾假装思索了一阵,说"这肯定是哪一位王爷的王府" 。
英宗笑着说:"非也。"
吴瑾忙跪下磕头,惊惶地说:"如不是王府,谁敢造如此华丽的府邸?
英宗没理他,转身对太监裴当说:"众人都不敢说是石亨!"
(待续)
(编辑 黎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