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民间习俗503

文 贾小建
在民间,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,说封建迷信也好,说陈规陋习也好,总有一定的市场。比如,用纸扎的“金童玉女”陪葬。这是为什么呢?
在民间,无论男女,亡故之后,都会用纸扎的“童男童女”摆放灵前,用以陪葬。那么,这一风俗是如何兴起的呢?
在民间,无论男女,亡故之后,都会用纸扎的“童男童女”摆放灵前,用以陪葬
据说这与汉王刘邦有关。
学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、早在奴隶制社会,奴隶就被当作一种会说话的工具,任由奴隶主随意买卖。奴隶主死后,还要把好多活着的奴隶一块埋入坟墓,让他们去陪葬。到了封建社会以后,那些皇帝死后,也要活人殉葬。
秦始皇死后,秦二世就给秦始皇修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坟(秦始皇的坟墓,其在世时已开始修建)、地基都是用铜灌铸的,里头挖的那些“江河湖泊”灌的是水银,最后连造坟的那些人都统统活埋在里头了。
刘邦当时正在沛县当着一个只管十里地的小亭长,上司要他押着一批民夫去骊山做苦工,好多人不愿去就偷偷跑了。刘邦明知这样去了就交不了差,可也不忍心去追逃跑的民夫,后来就干脆领着剩下的人起义了。
刘邦率先攻入咸阳
义军打进咸阳以后,刘邦还定了三条法令,一是杀人偿命;二是伤人办罪;三是偷人者办罪,还废除了秦国的其他严苛法令。老百姓对此十分拥护,纷纷投靠起义军。
通过楚汉相争,刘邦终于成了西汉的开国皇帝——汉高祖。随着年事增高,汉高祖对待太子刘盈越来越不放心,因为太子生性软弱,吕后又好自作主张,本来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,结果也没弄成。为了防止自己死后,吕后借机遭害百姓,他便下了个遗诏,说他死后不必大操大办,更不许用活人去殉葬,只用纸扎些“金童玉女”陪葬就行了。
汉高祖刘邦的长陵
刘邦死后,吕后便请匠人扎了些纸人做了陪葬。
到南北朝以后,纸扎活儿在民间就更加盛行起来,并且由单纯的纸人增加为纸人、纸马、纸桥、纸房、纸旗、纸斗、纸幡、纸山等。老百姓埋人也用开纸人、纸马这些纸扎用品了,日久天长,便形成这一习俗。
后来,提倡破除封建迷信,简办丧事的新风逐渐树立起来了,鼓手、道士也不用了,“金童玉女”也不做了。
近几年,政策放宽以后,大办丧事的做法又有所抬头,不但“金童玉女”再度出现,而且还增加了许多纸糊的“电视机”“电冰箱”等现实中常见的生活用品。
其实,丧葬还是应该摒弃封建陋习,从简为好。
(编辑 德昌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