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民间崇拜•汉族人神崇拜116

文/贾小建
中国古代,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警察,但是履行国家警察职能的机构一直存在。秦汉时代出现的"亭",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"派出所",而亭长自然相当于派出所长。这位所长的权利还不小呢。
亭,最早设置于交通要道上,主要供来往旅客、官员休息所用。汉刘熙《释名•释宫室》称:"亭,停也,亦人所停集也。"战国后期,一些诸侯国开始在边境地区设"亭",主要用于瞭望、警戒等,类似今天的边防关卡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亭开始作为一个基层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置。
亭,最早设置于交通要道上,主要供来往旅客、官员休息所用
在以往文献中,人们大多认为亭是介于乡、里之间的行政机构,有所谓"十里一亭""十亭一乡"的说法。但是,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,亭与乡、里并没有隶属关系,是直接受县领导的基层警察机构,与今天的公安派出所十分类似。
秦汉时代,亭的设置非常广泛,与现代最为接近的都亭和乡亭,相当于城市和农村派出所。每个亭都有自己的辖区,称为亭部。而亭部的大小,基本上就是按照"十里一亭"的原则来设置。这里的"里"距离单位,而不是基层行政组织中的"里"。当然,"十里一亭"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设计,实际工作中是按照辖区人口、经济等状况灵活调整的。从文献资料来看,各个亭部虽有大小,但是所管辖的人口基本上是差不多的。如资料表明,西汉时长安每个亭管辖人口为2051人,而全国平均为2000人左右。
亭长随身配备弓弩、戟、楯、刀剑、甲铠五种兵器和小鼓
作为警察机构,亭还有相当的武器配备并且拥有相当大的职权。据记载,亭长随身配备弓弩、戟、楯、刀剑、甲铠五种兵器和小鼓。平时,亭长的勤务就是带领亭卒在辖区内巡逻,盘查过往行人等,遇到反抗甚至可以先斩后奏。比如西汉末年,大司空夜间出行,路过一个亭,被亭长盘问。因为当时实行宵禁,夜间通行必须要有通行证。亭长就问大司空要通行证。大司空自恃自己是朝廷高官,不仅不配合,反而用鞭抽打亭长。亭长大怒之下,就把大司空斩首了。事情上报到当时把持朝政的王莽那里,王莽大赞亭长尽忠职守,称"亭长奉公"。
在秦汉时,亭长充其量只能算"吏",根本不能称为官,青史留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然而,有一个曾任过"亭长"职位的人却被记载下来了。这个人是谁呢?就是后来推翻秦朝,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白底黑字明确记载刘邦"及壮,试为吏,为泗水亭长"。也就是说,如果考证起来,刘邦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个有名有姓被载入史册的亭长了。
刘邦多厉害呀,参加了推翻秦朝的大起义,打败了"力拔山兮气盖势"的西楚霸王项羽,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基业。他既是政治家,又是战略家,对汉民族发展,中国的统一强大,以及汉文化的发展,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评价刘邦是"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"。
刘邦是第一个有名有姓被载入史册的亭长
在社会上都在寻根拜祖的形势下,派出所的警察们也就当仁不让地拜刘邦为自家的祖师爷了。
(编辑 德昌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