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汉族·人神崇拜63

财神何其多,只因贪财无止境。过去,有了文武财神,人们觉得还不够用,于是又出现了“五路财神”。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诞辰日,这一天,民间银鼓喧天、爆竹齐鸣、宰猪杀羊,以供奉五路财神。为广争先抢得市场利益,挣大钱,发大财,必得早早起来迎财神,叫作接路头。
五路财神像
有关这五路财神的来路,有不同的说法:
其一,五路财神指的是路头,又称行神。所谓五路指的就是东西南北中五路。清代姚福均在《铸鼎余闻》卷四中说:“五路神俗称财神,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行神,出门在路皆得财也。”清代有诗云:“人为利所昏、所见无非利。路头古行神,今作财神例。……云何年初五,相传路头至。财神或临室,获利亿万计。拜跪肃衣冠,馈献罗酒食。”(清·顾禄《清嘉录》卷一《接路头》)所谓五祀指的就是祭户神,灶神、土神、门神和行神,也是指五祀中的行神。
其二,民间旧时所供奉的五路财中分别为土地爷、牛马王、仙姑、财神爷和灶王爷。过去,走进农家院落就可以看到,在宅门右边供奉的是土地爷的神位,神位上方写着“保佑”二字,贴着一副对联,上联为“土能生万物,”下联为“地可发千祥”,在牲口棚里供奉着牛马王的神位,神位上方写着“保估”二字,两边也有一副对联,上联为“三眼安天下”,下联是“六手定乾坤”。正房右边墙上贴着的是仙姑神像,神像上方也写着“保佑”二字,边上一副对联,上联为“仙姑堂在坐”,下联是“合家保平安”。左边墙上则是财神,上方还是“保佑”二字,对联的上联为“天上金玉主”,下联为“人间福禄神”,有的写“当初做宰相”,“今朝为财神”。屋内灶台上供的是灶王爷,两边的对联为“上天言好事”,“下界保平安”;还有的写“油盐深似海”,“米面积如山”。横批都是“一家之主”。
其三,五路财神是梁武帝时的希冯之五子。因其五子曾协父招募义军授京邑,明初时建五显灵顺庙,曰其五子显聪,显正、显明、显直、显德为五路财神,香火极盛。
其四,在元朝末年,无锡有一位名叫何五路的人,因抵御倭死后,人们将他奉为五路神,但只在南方某些地区有供奉。
另外,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所指的五路财神是赵公明元帅、招宝天尊萧升、纳珍天尊曹宝、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,旧时,除夕晚上,家家户户都要接财神(又称迎财神),到了初二,还要祭财神。所谓祭财神,也就是把除夕接来的财神纸马,集体祭祀一番,然后焚化。
赵公元帅像
过去,在这一天,城里妓院中所有的妓女和老鸨也成群搭伙前往财神庙。在财神庙座下,有一堆堆的纸银锭。据称,“苟能求得一枚或数枚者归,必财源大辟,陶朱殷富,不难立致”。妓女,总是想方设法,偷回几枚藏在自己的小钱柜里,希望这一年能多接客,多挣钱,祈望财源不断,滚滚而来。
(编辑· 贾晓剑)
